银中杨扦插生根机理及无性繁殖技术

  
核心提示:  银中杨(Populusalba×berolinensis)是以银白杨为母本,中东杨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系属白杨派与黑杨派派间杂种。雄性无

  银中杨(Populus alba×berolinensis)是以银白杨为母本, 中东杨为父本, 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系属白杨派与黑杨派派间杂种。雄性无性系。树姿优美, 不飞絮, 是城乡园林绿化的杨树首选树种。具有生长快、耐干旱、耐水湿、抗寒等优良特性。自
1984 年鉴定以来, 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宁夏、河北等10多个省份推广, 面积达到1. 51万 hm↑2以上, 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其发展趋势有望超过小黑杨。但由 于银中杨生根较困难, 常规情况下, 扦插生根率为30%~40%, 已严重影响了其推广利用。因 此, 对银中杨生根特性及扦插育苗技术做了深入研究, 总结其扦插繁殖育苗技术, 对银中杨 的进一步推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银中杨生根机理
1.1 银中杨潜伏根原基长期研究证明: 根原基的数量和分布状况, 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通过剥 皮观察银中杨木质部凸起物或树皮内部凹痕来检查银中杨潜在根原基, 其数目少于小黑杨和 小青杨, 而多于难生根的山新杨(见表1)。由同一枝条不同部位根原基分布也不尽相同。检查5条银中杨同 一甫条不同部位的根原基并 绘制相应的分布图, 可看出银中杨的根原基分布特点是根部到枝条中部较多, 由中部到枝梢 较少, 梢部最少(枝条2/3以上根原基几乎为0)。因此, 银中杨插条要在整个插条2/3处以下 剪穗利用为宜。银中杨根原基少, 分布较集中, 而且同一枝条不同部位根原基数目递减率大, 是扦插成活率 低的主要原因。
1.2 银中杨生根期银中杨生根期比青杨派和黑杨派树种要长, 在气温15℃左右, 地温10~13℃的条件下, 25 d 左右个别生根, 30~35 d普遍生根, 40~50 d才能稳定成活。而小黑杨30 d左右即可全部生 根并稳定成活。水培银中杨和小黑杨插穗, 平均水温18℃, 小黑杨13 d生根, 而银中杨20 d 才能生根。由于银中杨的发根期长, 发芽和生根不同步, 春季风大, 且干旱少雨, 空气相对 湿度低, 造成插穗水份亏缺而死亡。如果大量灌水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热交换, 土壤湿度过 大, 会降低地温, 延长发根期, 造成插穗霉烂。
1.3 银中杨的根蘖能力银中杨具有极强的根蘖能力, 母根掘出后或者留根银中杨翻耙后, 残留的根系照样能萌生较 好的种条, 萌生的种条与相同面积的扦插繁殖育苗数量基本相同。而且根萌生的种 条, 根系发达, 苗木健壮(见表1), 还可以达到苗木更新复壮的目的。
2 影响银中杨扦插生根的因子分析
2.1 扦插时间、取穗部位及药物处理对生根的影响为了弄清银中杨扦插繁育的最佳条件, 我们选择了决定其成活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 。
2.1.1 试验准备 试验地点在所内圃地, 属碳酸盐栗钙土。整地时间在4月下旬, 整地方式 采用人工深翻、耙细, 整平后起垄, 整平后灌透水待插。在3月上旬将1年生秋割银中杨剪成 15 cm插穗, 捆好后入窖低温贮藏40 d左右。
2.1.2 试验设计 试验处理3个因素, 每个因素3水平, 共9个试验号, 采用L9(3、
4)正交 表, 每个试验号30个穗, 重复3次, 插后按常规管理, 适时除草、松土、灌水, 每天分早、 午、晚观测地温, 稳定成活后调查成活率、苗高、地径、根长。
2.1.3 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对成活率的影响顺序是扦插 时间、取穗部位、药物处理; 对苗高的影响是药物处理、取穗部位、扦插时间。为了检查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差异显著性, 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根据方差分析结果, 对于成活率这一指标, 扦插时间与插穗处理两因素都达到差异极显著水 平, 为了比较各因素水平间的差异, 对数据进行多重比较。从比较结果看, 5月19日扦插效果显著, 优于5月3日和5月10日, 而5月3日和5月10日无显著 差异。扦插时间过早, 由于气温和地温都很低, 加上为避免扦插水份亏缺经常灌水也会降 低地温, 插穗迟迟不能生根, 最后导致霉烂。扦插时间过晚, 在6月份高温季节, 萌发展叶 先于发根, 叶表蒸发快, 插穗未发根不能主动吸水造成水份亏缺而死亡, 或是由于地表温 度高, 接近地表的幼茎灼伤猝倒而死亡。扦穗用药物处理的成活效果显著。用100×10-6的ABT生根粉浸泡处理的插穗, 萌发 、展叶、发根比对照提前5~6 d, 而且苗木色泽好, 高径生长量大, 成活率较高, 是药物较好 地促了进生根。取穗部位对试验结果无显著影响, 这可以用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理论来解释。基部根原基的数 目多, 但是苗木生长素向极性运输, 所以基部芽内生长素含量少, 芽小不饱满, 萌发展叶慢 , 发根自然也慢。种条上部根原基数目虽少, 但芽内生长素含量高, 芽大而饱满, 萌发展叶 快, 促进根原始体的发育, 所以不同部位穗条表现在成活率上相差不甚悬殊。
2.2 插穗长度对扦插成活的影响把不同长度插穗的苗高和地径、总根长、成活率等进行比较, 插穗长度以15 cm为 最好, 插穗长度一方面关系到其内部营养物质、根原始体和水份的多少, 另一方面也关系到 插穗基部所处的通风、透水、地温的状况。插穗过短, 内部营养物质根原始体及水份相对的 少, 地温高, 蒸发大, 不利保湿, 经不起较差的培养环境。如果插穗过长, 插入地下部分深 , 特别是在粘重、紧实、通气不好的土壤上, 地温低, 缺氧而不易生根。不同深度处地温变化的幅度因土壤状况的不同而异, 因此插穗的长短亦应根据土壤状况兼顾 上述两个方面考虑决定。
2.3 插条覆膜对成活的促进作用通过银中杨垄作插穗覆农膜与常规扦插不覆膜的对比分析可知, 覆农膜大大提高了银中杨的 成活率, 缩短了发根期, 相对增长的苗木的发育期, 是一种技术简单而效果非常好的促 进银中杨生根的有效措施。经多年研究证实, 覆膜可提高成活率10%~20%, 如配合插穗药物 处理使用, 银中杨成活率更为可观。覆膜提高银中杨扦插成活的原因主要是增加土壤中温湿度寺。据测定覆膜的土温日夜平均 可提高2~3℃。当气温降2℃, 土温保持不变。同时农膜能保证土壤中含水率稳定, 保持一 定湿润度, 促使插穗上的芽提早萌发和生根, 因而能提高苗木成活率。垄作覆膜扦插的具体作法是, 先灌足底水, 然后覆地膜, 进行扦插, 插穗上部要与垄面平, 插后3 d左右灌水, 以后大约每隔1~2周灌水1~2次, 需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3 银中杨无性繁育技术
3.1 扦插繁育技术
3.1.1 整地时间与整地方式 秋季整地, 翌年春扦插最好, 因为春整地破坏土壤毛细管不 易恢复, 土壤孔隙大, 易跑水风干, 保湿保墒不好。采用机械或人工深翻耙平整后起垄镇压 , 垄作可以提高地温, 易灌溉和抚育管理。
3.1.2 采条时间与贮藏方法 银中杨以秋采春插为好, 割完后入窖贮藏。4月初将种条剪成 15 cm长插穗, 捆好后用干净湿润的河沙埋藏, 窖内温度保持在0℃以下, 在没有贮藏条件的 地方, 可在背风荫凉处挖埋藏沟, 将种条平铺沙埋, 要设法降低沟内温度, 防止种条发热霉 烂。
3.1.3 插穗处理及扦插日期 银中杨插前用清水浸泡可提高成活率。这是由于浸后内部水 份充足, 促进内部物质转化, 皮层软化, 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 插后不需大量吸水, 减少浇 水次数, 从而增加地温, 促进生根。一般浸泡24~28 h, 用中国林科院研制的ABT生根 粉浸泡插穗2 h, 效果良好。经验证明, 用100×10-6萘乙酸或吲哚乙酸浸泡基部 24 h效果也很明显。在气温达到14~17℃, 地温达到10~13℃便可扦插。如果春季 回暖过晚, 要增加灌水次数, 以保持地表湿度。扦插时插穗顶端要与地表一平。在药剂处理 同时, 覆膜扦插, 效果更好, 可提高成活率10%~30%, 增加收益约50%, 应该在生产中广为 利用。
3.2 根蘖繁殖技术银中杨具有很强的根蘖繁殖能力, 而用根蘖条发育阶段年幼, 苗木生活力强, 可塑性大, 扦 插易于成活。经试验发现, 银中杨根蘖条0~3代为高成活率有效代数。利用圃地里其它繁殖 方法还留下许多苗根, 将根桩创除或深挖(翻、耙)进行断根处理, 及时灌概, 保持圃地湿润 , 这样留下来的断根, 就萌发出新植株。这种方法育苗成本低、质量好, 能保证苗木如期 复壮, 防止苗木质量退化。
3.3 埋条繁殖技术在5月中旬左右按行距30 cm把种条一根接一根地埋入地下, 覆土厚度应为种条直径的1倍左 右。覆土以后用脚顺着沟踩实, 然后灌水; 将种条稍对稍摆放在预先掘好的沟内, 基部埋在 水渠旁, 然后培少量土, 间隔露条, 埋后往水渠内灌水, 使种条基部吸收水份, 向上运输而使 种条萌发生根。埋条繁殖方法是针对较粗的种条所采用的。此种繁殖方法, 每667 m2的苗 床可产条3 000~4 000条。
3.4 留茬繁殖技术在培育出来的银中杨种条后, 把苗干齐地表割下, 作为种条用, 根部仍留在土里继续让其 萌生再繁殖种条。此种繁殖关键技术是针对不同根龄定2~3个干, 不宜留得过多, 否则成苗率较低。其单位面积产苗量是当年扦插苗的1~3倍。

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 齐齐哈尔 161041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