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又称马褂木、鸭脚木、枫荷树等,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乔木,高达60米,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树种。其叶形犹如中国古装“马褂”一般,故俗称马褂木。全世界鹅掌楸原种有两种:即分布于我国中、北亚热带地区的鹅掌楸(L.chinense)和美国东部的北美鹅掌楸(L.thlipifera)。已故著名遗传育种学家叶培忠教授于1963年首次选用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为亲本进行正、反交组合人工杂交,在我国育成种间杂种—杂交鹅掌楸(L.chinense × L.thlipifera和L.thlipifera ×chinense)。
鹅掌楸干直,树形美观,叶片宽大微凹,春天枝条顶端开淡黄色大型花朵,郁金香花状,观赏价值高,果实圆锥形;北美鹅掌楸树姿挺秀,花、叶俱美,老枝平展,或微下垂。鹅掌楸对二氧化硫和氯气抗性较强,广泛用于园林绿化。但二种均存在天然结实率低(仅1%左右),有性繁殖能力差的缺陷。
杂交鹅掌楸具明显的杂种优势。叶形似马褂,呈亲本的中间类型,长7~12厘米,叶色多变,从亮绿色变呈淡红色或黄色,单叶面积增大1~5倍,单株叶片数多,发叶早,落叶迟,枝繁叶茂;树干和枝条呈紫褐色,表现了北美鹅掌楸的性状;树形高大挺拔,比亲本更通直,树冠椭圆形,更开阔和浓密;还呈现花朵大、花量多、开花早、花期长等特征,整个花冠呈金黄色,杯状,具清香,花型、花色更美,被称为木本郁金香。杂交鹅掌楸生长更迅速,如植于浙江富阳亚林所12年生的高达14米,胸径37厘米;北京市园林局作行道树试种,表现了耐寒性强、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抗寒、抗病虫害等方面优于鹅掌楸,是难得的赏花乔木。
杂交鹅掌楸适应性强,喜光,适凉爽、湿润气候,耐寒,在休眠期能耐-20℃低温;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酸性土壤,不耐贫瘠、干燥。采用播种、扦插繁殖,种子繁殖需人工授粉,秋季采种后在湿沙中层积过冬,于次年春季播种育苗。南京林业大学成功培养了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是目前国内采用先进生物技术大量繁殖优质苗木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