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郎花斑点病的防治技术

  
核心提示:扶郎花斑点病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地,广州、南京发生较重。症状叶片上产生紫褐色到茶褐色小斑

扶郎花斑点病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地,广州、南京发生较重。

症状

叶片上产生紫褐色到茶褐色小斑,逐渐扩大为具有同心轮纹的圆形至近圆形斑,直径2~5毫米,边缘暗褐色,中央灰褐色,后期出现小黑点,最后老病斑中部开裂形成穿孔状。

病原

病原为真菌,菊叶点霉,分生孢子器扁球形,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卵网形或短圆柱形。

发病规律

一般下部叶片最先发病,氮肥使用过多,容易发病;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时容易发病;7~9月发病严重。

防治技术

园艺防治: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增施磷、钾肥,改善光照条件,提高抗病性。土壤处理:可采用氯化苦熏杀,有效杀死病原菌,从基质上减少菌原累积量。实行轮作。

调节温湿度 扶郎花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5℃,夜间保持在10℃以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此病。

药剂防治:每7~10天喷1次杀菌剂,如75%百菌清5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即可有效防治。发病严重的地方可选喷75%百菌清7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其他杀菌剂,最好在摘除病叶后进行防治。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