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容器苗的培育与造林技术要点;
刺槐原产美国东部,别名洋槐,属蝶形花科植物。刺槐萌蘖性强,生长迅速,根系 发达,具 有根瘤,有一定的抗旱、抗烟、耐盐碱、耐沙埋,耐表土高温的能力,是华北、西北等地区 优良的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防风固沙和“四旁”绿化树种,深受群众欢迎。是白龙江干旱 河谷地区经营用材林和薪炭林的优良速生树种,白龙江干旱河谷地区气候干燥,雨量少,冬 春干旱,昼夜温差大,本地造林基本上采用裸根苗造林,造林成活率低,2000年我们采用容 器苗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1 作床及装袋
(1) 选地作床 选择地势平缓,交通便利,水源丰富的地方做圃地。在白龙江干旱河谷地 区 选择低床,床面宽度1 m,深30 cm,长10 m,步道30 cm,整平田面,夯实,为了方便起苗 和防止苗木根系穿透营养袋扎到袋下的土壤中,底部可铺一层塑料薄膜,再铺上一层2 cm的 粗沙。
(2) 营养土的配制 成份为40%的表土,39%的细绵沙,20%的堆肥,1%的复合肥,过筛后进 行 土壤消毒,一边喷洒0.5%的高锰酸钾(每立方米30L),一边搅拌营养土,使土壤消毒均匀。
(3) 容器规格 刺槐容器育苗常用营养袋规格有14 cm×17 cm、16 cm×19 cm。
(4) 容器的摆放 装填容器时土不要装的太多,也不要太紧,松紧适度即可,土装至与容器 口平。将装好的营养袋整齐地摆放在床面上,做到横竖成行。摆好营养袋后,每袋四周有空 隙,要用细土适当填充,以防止营养袋倾倒和风化。
2 种子处理和播种
2.1 种子处理
(1) 浸种 刺槐种皮厚而坚硬,透水性差,为了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期,出苗整齐,播种 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用55℃左右的热水倒入盛种子的容器内,边倒边搅,直到不烫手为止 ,浸泡一夜,用筛子捞出已膨胀的种子。余下的未膨胀的硬种再用85℃左右的水处理1~2次 ,直到绝大多数种子膨胀,如还有很难膨长的硬种子,可用纱布包住置于沸水中10 s中,迅 速提起,然后放在凉水中浸泡一夜。
(2) 催芽 为了使种子发芽齐,出苗快,播种前应进行催芽。将膨胀的种子放于竹 筐内,上 盖湿毛巾或湿布,置通风向阳或温暖处,每日清水淘洗种子2次,经5 d左右,当有1/3的种 子裂嘴露白时便可播种。
2.2 播种
(1) 播种时间 一般在3月份播种,这时气温低,有利于种子发芽。
(2) 播种方法 播种前把装好营养土的容器淋透水,使土下沉,有的容器营养土多,用棍子 捣个洞,把已催好芽的种子点播于容器内,每个容器内播种3粒。 然后将细绵沙均匀地撒在 容器上面,盖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宜。
3 苗期管理
播种视天气情况,一般3 d左右浇水一次,以保证出苗,随着苗木生长阶段不同,浇水量也 有区别。苗子出土一个月后,就可以补苗、间苗,一般在补苗后进行间苗,每容器保留一株 ,要及时拔草,做到拔小拔了,以免影响苗木生长。幼苗出齐后每10 d喷洒1%~2%的硫酸亚 铁溶液防治立枯病,喷40%乐果?0.05%?的溶液防治蚜虫。
4 造林
(1) 造林季节 最好选在3月初,树叶还没有开始萌动,最迟不宜超过4月份,宜在小雨或雨 后湿润的阴天栽植。
(2) 造林密度 刺槐的造林密度要比其它阔叶树种稍大些,因为刺槐成枝杈多 ,干形弯曲, 初植密度适当加大,能促进树高生长,培养优良干形。株行距一般采用2 m×1 m,每667 m ?2种植330株为宜。
(3) 整地挖穴 在干旱河谷地区不良土壤气候条件下,合理的整地方法是改善土壤的水肥、 气、热状况,充分利用降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苗木生长 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一般在雨季末至翌年3月整地效果较好。这段时间内土层较湿润,气 温不高,易于整地作业。同时整地后经数月的太阳烤晒,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整地可分为 全垦、带状和块状3种方法。根据生产实践,本地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一般长为1~1.5 m,宽0.5~1 m,深30 cm以上。在山坡上横山等高挖半圆形的坑,先把表土放在一边,再用 里切外垫的方法,将生土培在下边,围成半圆形的土石梗,土埂围成后,再将挖出的表土填 入坑内,坑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
(4) 栽植 栽植时小心将塑料薄膜袋撕掉,放直,定植复土时应从四周侧向压紧,杜绝垂直 下压容器苗,以防压散容器苗中的基质。浇完水后覆盖地膜,在地膜中间剪7~10 cm长的缝 隙,使苗木通过缝隙直入穴内,植后地膜上覆一层土,厚约2 cm,以避免地膜被风吹走,刮 坏。在进行植苗覆膜过程中,应做到地膜在植穴内形成锅底形,便于使水流向苗木根部附近 的土壤内。
5 抚育管理
刺槐造林后,要加强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栽后要及时做好扩穴培 土,抹芽,修枝等工作,每年进行1~2次。如果幼林干形弯曲或生长不良,可在早春进行平 茬,使重生萌条,再在萌条中选健壮者保留一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