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是木樨科木樨属常绿阔叶乔木,栽培历史悠久。原产我国西南部和中部地区,在长江以南均可露地栽培。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是现代都市绿化最珍贵花木之一。在园林中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片栽植在古典园林中,常与建筑物、山、石相配,以丛生灌木状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现在已普遍成为南方城市道路、园林、庭院、居住小区中主要的观赏、绿化、香化树种。
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或丛生灌木,树冠浑圆。单叶对生,革质,椭圆形。有光泽,花序聚伞状簇生于叶腋,淡黄色,花冠四裂,浓香,9-10月开花。核果椭圆形,翌年4月果熟,紫黑色。
习性:桂花为喜光树种,但在幼龄期要求一定的庇荫,成年后要求有充足的光照。适生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不甚强。对土壤要求不太高,除涝地、盐碱地外都可栽培,而以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土壤不宜过湿,一遇涝渍危害,根系腐烂,叶片也要脱落,导致全株死亡。
由于使用桂花大树进行绿化,绿化速度快、效果十分显著,还能提高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近年来,栽植桂花大树已成为加速城镇绿化和环境美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由于建筑、道路和水利等基本建设的需要,亦需进行桂花大树移植。但是用桂花大树进行绿化,是一项投资高、风险大的绿化工程,往往因大树自身生长特点和移植、养护方法不当而移植失败,造成巨大资金浪费,因此,从事园林工作的管理、技术人员必须重视和掌握桂花大树的移植技术。
移栽季节
桂花移栽时间过早,气温高,蒸腾量大,根系易受损,吸收水分的能力被削弱,往往造成落叶甚至枯死。因大桂花树大部分都是从南方移植过来,时间过晚又没有过渡阶段,不能适应北方气候,易冻死。即便成活也是几枝骨干枝条,枝叶稀疏,达不到工程要求的效果。经过摸索,大桂花树在郑州地区最佳时间为11月中旬。此时气温开始下降,蒸腾量小,地温高,受伤根系的伤口愈合快。同时,根部能长出一部分毛细根,缓解养分吸收能力的欠缺,保证桂花树的顺利过冬。
桂花树选择
要选择树形饱满、枝叶茂盛、无病虫害、容易起挖、吊运的桂花树。 移栽前的工作准备 挖树坑 移栽前一个星期左右应将新栽地的树坑挖好,预挖树坑直径要比移栽树的包装直径大1米左右(方便工人坑内操作),高度与移栽包装高度水平即可。挖出的表层土和下层土分开放置,把土摊开晾晒,同时将土中的砖头、瓦块等杂质清理干净。再按10∶1配合比(土为10份)拌入硫酸亚铁,这样增加了土壤的酸度,又对土壤进行了消毒,同时增强了肥力。
修剪
大桂花的修剪是移栽成活的关键之一。因大桂花萌蘖能力不强,所以截干、截枝是不可取的。只能修剪桂花的叶片,用剪刀剪下叶片,留下叶柄,保护腋芽,保留原树叶数量的三分之一。这样既可减少水分的蒸发,又保留原树冠的美观。
起苗与运输 起苗
大桂花的移栽用硬包装最好。对要移栽的大桂花树要提前一星期浇一次透水,使其根系吸收到足够的水分。这样易挖掘成球,不会因土壤过干而致使土球散开。土球直径的应是植株地上1米高度冠幅直径的6至8倍,高度是土球直径的70%,有条件的挖大更好。开挖时要除去树干基部表层土,按要求的直径挖成正四方梯形,下口直径是上口直径的1/3,所挖土球的直径比模板直径大5至10厘米(以便用模板拉紧土球)。在挖土球的同时把模板、穿丝(钢筋套丝做成)、铁丝等准备好,以备土球挖好后及时包装。挖土球对需断除的大根要用手锯锯断,不要用其他工具劈砍,根的断面用硫磺粉和ABT生根剂按3∶2的比例调成糊状进行处理。土球挖好迅速把模板扣上,用穿丝拉紧,树干用草绳包装好后吊装。
运输
大桂花吊装到车辆上要直立放置,土球四周用编织袋装原土(挖土球的老土)扎死,树冠用塑料膜裹严扎紧,防止运输过程中移动摇摆。
栽植及后期管理 栽植
栽植前要对预先挖好的树坑用运输桂花树带回的原土回填土10至15厘米。因桂花树不耐水淹,所以栽植的桂花深度要比原地面高出10至15厘米。首先吊下桂花树按原来生长的朝向放好,然后在树坑的四个角各放入塑料管一条,树坑填完土后增加根部透气性。再按顺序把模板去掉的同时回填土到土球高度的1/3,紧贴土球的周围填原土,填一层踏实一层,防止土球破裂。树坑全部填完踏实,围堰,打支撑,浇第一次透水。
后期管理
一是距第一次浇水3至4天再浇一次透水。二是待水全部阴干后,把原来树坑周围剩余的土围在树根的周围,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土堆,这样桂花树不会因积水而被淹死。三是来年春天一定要浇一次开春水。四是在平均温度20℃左右用磷酸二氢钾和杀菌剂(多菌灵等)的混合液每隔半月喷洒一次树叶、树枝。既给桂花树实施了叶面追肥,又起到了杀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