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又名满山红、映山红、杜鹃、鹃花。它为常绿或半常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叶椭圆状披针形、互生、全缘、表面疏生柔毛、叶背也有毛,花2~6朵簇冠多为漏斗状,也有喇叭状。花开时节红遍满山、绣满大地,满山怒放的气势真是色彩缤纷、灿烂似锦、美丽状观。小盆矮种杜鹃进入家庭,摆上茶几、花架供人们观赏,近10多年来较为盛行。人们对能够在春节开放,株形劲朗、叶片苍翠墨绿、花枝繁盛、花朵疏密有致,能为节日平展异彩,给节日带来欢乐祥和气氛的小盆杜鹃特别喜爱。现在介绍春节过后盆栽杜鹃的管理方法,供参考。
一、 修剪整形
家庭的小盆杜鹃,在花凋谢以后,要适时换盆,同时换上新的培养土(泥碳土:珍珠岩为3:1),将PH值调整在4.5~5.5之间。及时剪除密枝、残枝、枯枝、交叉枝、纤弱枝、徒长枝和病枝,对枝杆上萌生的不必要的小枝也应疏去。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保留的枝条不要进行短剪,因为杜鹃花的叶片多簇生于枝顶,花后抽生一段新枝,并长出一簇新叶,老叶随即脱落,然后顶芽开始花芽分化。所以留下劲朗、健状的枝杆非常重要,关系到明年开花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自幼开始,通过修剪、绑缚,使之逐渐成为有观赏价值的“伞形”、“塔形”或其它株形。
二、 施肥方法
杜鹃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的方法,花后新枝生长期肥料浓度可增加一些,但仍忌浓肥,以免伤根伤叶。因为杜鹃根细而密,吸收肥料能力较差,肥料过浓或未充分腐熟的生肥会造成烂根、叶片枯焦,以至死亡。尤其是1~2年生的小苗,施肥更要注意,应少施肥,以免造成肥害。为了使杜鹃生长发育正常,在更换盆后半个月左右施1次稀薄的液肥,使其发芽生长、增枝增叶;到了6月下旬至8月中旬,花芽开始分化。这时要增施1次速效性磷钾肥,如0.2%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以促进花芽分化;到入秋以后,施1~2次以磷为主的液肥,以满足其生长和孕蕾的需要。
三、 浇水要领
杜鹃经更换花盆和土壤以后,新生根系细弱,既怕干又怕涝,盆栽杜鹃浇水要十分注意,以免因水分过多或过少而引起落叶和影响开花。一般情况下,盆土应见干见湿,春秋两季可每2~3天浇水1次透水,夏季气温较高,每天清晨和傍晚各浇水1次。同时要向叶面和花盆周围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平时注意不要把带肥皂水之类的碱性物倒入花盆中,因为杜鹃“喜酸忌碱”。而在春雨连绵的春天,要及时倾倒花盆内的积水,防止烂根。
四、病害防治方法
家庭盆栽杜鹃常见的病害有叶肿病、叶斑病、叶螨病等,可根据病害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农药防治。
1.叶肿病:杜鹃的幼嫩组织均可受其侵害,一旦受害叶片正面初期表现为淡黄色半透明的圆形斑,后期为黄色下陷,叶背面淡红色、肥厚肿大,随后隆起呈瘿瘤,瘿瘤表面有厚灰白色的粉层,如饼干状,叶枯黄、早落,严重时叶柄病斑连片畸形肥厚。防治方法:发病前尤其是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0.5%~1%的波尔多液,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发芽前喷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的波尔多液2~3次,通常每隔7~10天喷药1次。发病时喷洒655~8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或0.3%~0.5%的波美度石硫合剂3~4次。
2.叶斑病:早期表现为叶片上产生紫红色至红褐色的小斑点,沿叶脉扩展成为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病斑叶片正面色深,而背面色浅。晚期病斑黑褐色,病斑中部全灰白色,上生小黑点,边缘不甚明显。最后整个叶片发黄,提前脱落。此病全年均可发生,根据气候和季节不同,在7月上旬、9月中旬和11月中旬的3个病发高峰期做好预防工作。防治方法: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粉锈宁40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等药物,每隔10天喷1次,从5月起至8月止,共喷7~8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浇水时尽量从盆沿浇入,防止叶面水分滞留于盆内。为防止叶片黄化,还可增施硫酸亚铁。
3.叶螨病:嫩枝叶片顶端布满稠密的白色或粉红色的螨质层,有时叶片产生螨瘿,多由蚜虫刺伤叶片感染引起。防治方法:在清除病叶的同时,喷洒含硫酸铜制剂。喷洒氧化乐果乳剂或将呋喃丹直接放于盆内防治蚜虫及其它刺口器的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