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魁杨梅
栽培方法
定植
秋冬季都可种植,以2月下旬至3月中旬栽植**佳。种植穴长宽均为80厘米左右、深60厘米左右,每穴施堆肥50-100公斤或家禽畜禽粪30公斤,或菜饼、豆饼5公斤,每亩种植30-35株。定植后做好定干工作,即在主干上25-30厘米处饱满芽以上剪短。同时要注意果树产果大小年,大年花前施肥,小年施肥要待果大豆大时才施。采用盘穴状(幼树)和环沟状施肥(成年树)。
施肥
幼树施肥。9-10月间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进口复合肥100-150克;到第二年6月、第三年1月各施肥1次,用量逐年适当增加;从第四年开始,树冠初步形成后,采用结果树的施肥方法。结果树施肥。一年中施3次肥,...次花前肥,在2月开花前施;第二次为壮果肥,在硬核期结束、果实开始迅速肥大时施;第三次为采后肥,在7月上中旬果实采后施。株产量50公斤以上的树,每株全年施饼肥2-3公斤或厩肥50公斤左右。
整形修剪
东魁杨梅自然树形是圆头形或扁圆形。定植后在主干高60-70厘米处短截并选主干上生长壮实,分布均匀的3-4个芽为主枝,各主枝间距保持在15-20厘米,开张角度45-60度,努力培养成"一干三主枝"的变则主干型。树冠形成后要有效控制秋梢和晚秋梢的生长。树冠长到2米以上高时要压顶,使其保持在3米左右。过长枝要摘心和断枝,密集、细弱和过旺分枝要适当疏删。进入结果期,总的要求树冠上、下、内、外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
杨梅的病虫害相对其他果树来讲较少,根据我们的观察,主要是避债蛾,但到目前为止,尚不构成危害。
低产树冬季修剪要点
改造枝组结构
东魁杨梅应推广小冠疏层技术,使结果的主要部位集中在基部
,树冠中下部结果量占株产总量的2/3左右。对上强下弱树,通过促进下部、控制上部生长等手段加以改造,保持上部枝组的角度大于下部枝组的角度,以控制或缓和上部枝的长势,使树体趋向上小下大。一般基部枝开角要求基角在60度以上,腰角60度左右,梢角为80度。对于上强下弱现象严重的树体可将上部枝拉平,并加大对上部枝的回缩,减少上部枝量。上部要多留花芽枝,通过结果削弱枝条长势,而下部枝应少留花芽,减少结果,待树势恢复后,再促使大量结果。
控制结果部位外移
东魁杨梅喜光性强,修剪不合理会形成结果部位外移。因此修剪时除应轻剪缓放、多留枝及枝组,并采用单轴延伸外,还应“落头开心”,提高树冠上部光照量;通过开张角度和疏除外围直立枝、竞争枝、徒长枝等枝条,增大侧射光透冠程度,提高光的利用率;通过对临时枝的短截和对单轴枝组的回缩修剪,以增加树冠内膛的结果枝,提高产量和品质。
控制枝量,合理结果
东魁杨梅萌发率高,成枝力强,幼树期为了增强光合作用,去枝量往往较少。但进入结果期后,就会出现枝量过多现象,导致树姿失常,光照不足,结果率下降。因此在要求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000~1500千克的情况下,每亩枝量应控制在3000~3500条,保证每千克果有一定数量的叶片制造和供给养分,对多余的枝条应及时回缩疏除。
冬剪在12月底进行为**佳,有利于枝组的更新和提高抗病能力。一般采用“平剪梢”的办法。此法简便易行,剪后枝条分布均匀,易形成新的结果枝组。必须剪除病虫枝、下垂枝、交叉枝和衰弱枝,以改善枝间通风透光条件,使树冠形成伞形或平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