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小苗
站内搜索 |
红豆杉小苗
详细信息 紫杉又称红豆杉、赤柏松、常绿乔木地栽高达25米,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集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珍贵树种,从植株中提取的紫杉醇是世界公认的抗癌药,价格昂贵。因而,红豆杉也具有“生物黄金”之称。中药紫杉为红豆杉科植物东北红豆杉的枝和叶。在中国云南、黑龙江、西藏、吉林、湖北、四川、广西、江西等省有少量分布紫杉出自《东北药植志》。《东北药植志》:紫杉,叶有毒,假种皮味微甜可食,但食多则中毒。《本草推陈》:紫杉,用皮易引起呕吐,用木部及叶则不吐。 紫杉由于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隶属于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是第三纪孑遗的珍贵树种。其材质优良,纹理通直,结构致密,富弹性,力学强度高,具光泽,有香气,耐腐朽,不易开裂反翘,不含松脂,边材幅狭黄白色,心材紫赤褐色(紫杉因此而得名)。红豆杉属植物是一类古老的植物类群,全世界有11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从红豆杉的地域分布上看,美国、加拿大、法国、印度、缅甸和中国等地都有分布,但属亚洲的储量...,其中,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就占全球储量的一半以上。中国有4种变种,黑龙江省只有东北红豆杉1种,天然分布很少。其分布特点是:分布区域狭窄,面积小,并呈间断分布,散生在其它群落中,天然更新少,在绥阳林业局紫杉分布相对较密的林地约3600公顷,主要分布在寒葱河、青山、三岔河、细鳞河等林场(所)。[3] 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目前所了解的惟一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同位素示踪表明,紫杉醇只结合到聚合的微管上,不与未聚合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反应。细胞接触紫杉醇后会在细胞内积累大量的微管,这些微管的积累干扰了细胞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期,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分裂。 临床研究,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对肺癌、大肠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也都有一定疗效。形态特征 红豆杉是常绿乔木,小枝秋天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叶条形,雌雄异株,种子扁圆形。种子用来榨油,也可入药。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高30m,干径达1m[1]。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假种皮。种子扁卵圆形,有2棱,种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 红豆杉生物学特性对生态环境要求高,一般成树要生长100~250年。1996年统计数字显示,云南野生红豆杉占全国总数的55%,其中丽江就存活着110万棵。红豆杉为多年生常绿乔木,生物量十分巨大,生长时间短。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枝叶茂盛,萌发力强,耐低寒,能耐-25℃的低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栽种。生长快,年生长实测40~50cm,最高可60~70cm,是国内红豆杉(中国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等)的300~700%生长量。3~4年生生物量积累为600~800/株·年,5年生时产鲜原料1.5kg以上,可用于提炼紫杉醇。次年又可萌生新的枝叶,其生物量大于头年采收量。 野生红豆杉生长条件近乎苛刻、生长地域窄小,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为什么能在乳源山区能有如此茂盛的生长群落?据当地研究保护该树种多年的专家莫贻滨称,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湿润潮湿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群众大力保护缺一不可。大桥镇属高寒石灰岩山区,平均海拔高度达800米以上,昼夜温差达7℃,全年平均气温只有17℃,春夏季气候湿度较大,很适合红豆杉生长。红豆杉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2],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可与其他树种或果园套种,管理简便,其中东北红豆杉,它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古老树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顽强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万年。它不但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发力强、而且适应气候范围广、对土质要求宽,还耐修剪、耐寒、耐病虫害。而且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有的单株甚至可以生长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药用品种,还可以用做绿化品种,东北红豆杉在民间传说中,素有“风水神树”之称。 |